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愿语、署名、日期六部分。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字词
赃(zāng)物 箱箧(qiè) 制裁(cái ) 给(jǐ)予 恍(huǎng)若
琉(liú)璃(lí) 珐(fà)琅(láng) 眼花缭(liáo)乱 惊骇(hài)晨曦(xī) 瞥(piē)见 劫(jié)掠
2、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两大部分。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a、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
b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3)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明确: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
四、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 自读1-3段,找出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并对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鉴赏品味。
(二)自读4-10段,找出雨果讽刺侵略者的句子并对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鉴赏品味。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教师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合作探究,交流时教师可以结合以下问题进行引导:
1、雨果评价圆明园的一个关键词是什么?
明确:奇迹
2、圆明园作为奇迹,它的价值体现在哪?
明确:1、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3、圆明园是亚洲文明的剪影。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3、按照雨果的描绘,圆明园中有哪些物品?
明确:大理石,玉石,青铜,瓷器,异兽,花园,水池,喷泉,成群的天鹅、朱鹭、孔雀等
4、雨果认为圆明园是为谁而建?为什么?
明确: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5、“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它是怎样消失的?
明确:被两个强盗——法兰西、英吉利毁了
6、 两个“强盗”在圆明园犯下了哪些罪行?
明确:洗劫,放火,行窃
7、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谁?
明确:小额尔金(对照书下注释,区分两个额尔金的所作所为)
8、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
明确:谴责的态度
9、他是用很激烈的言辞从正面谴责的吗?
明确:不是,是用反语(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也称“倒反”、“反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
10、雨果使用了哪些反语?有什么作用?
明确: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赞誉
运用了一系列的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具有极其辛辣和尖锐的嘲讽意味。
11、 雨果批判所有英国人与法国人吗?
明确:不是,“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或答“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不会是强盗”亦可算对。
12、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侵略压迫别国人民的殖民者不能以被压迫者的过错为借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罪行。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人民永远不会做出像英法两国政府那样的强盗行径。强盗为自己所犯罪行百般抵赖的丑恶嘴脸昭然若揭
13、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
明确:作者从其正直的人道主义者的立场出发,坚信未来一个解放了的,彻底清除了强盗的干净的法国一定会把劫得的中国人民的财物归还给它的主人。反映了他是站在人类的立场、正义的立场、中国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件事。
14、请你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明确: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体现了作者明确的立场、鲜明的态度和对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
五、拓展延伸,探究升华
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觉悟和进步?
六、课堂练笔,对话大师
以书信的格式给雨果先生写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要求:格式正确,观点鲜明。
七、课堂结语,激励学子
一代名园圆明园毁灭了,它毁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毁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它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也要挨打的证明,我们中华民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决不能允许别人欺侮我们,只有强盛的国家才有可能维护自己的尊严。少年强,则中国强!让我们大家好好学习,为我们祖国的强大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板书设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圆明园——赞美——奇迹
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
侵略者——讽刺——强盗